新闻资讯

了解最新的检测新闻资讯
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动态

国新办举行“实施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”新闻发布会

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、新闻发言人邢慧娜:

  女士们、先生们,大家下午好!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。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质量强国建设纲要》,今天我们邀请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先生,请他为大家介绍“实施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”有关情况,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。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: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总工程师、质量发展局局长黄国梁先生;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司负责人龚桢梽先生;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负责人毕开春先生;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段永升先生。

  下面,先请田世宏先生作情况介绍。

  2023-02-16 15:02:32

田世宏(徐想 摄)

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:

  各位媒体朋友,大家下午好!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。近日,党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质量强国建设纲要》,作为指导我国质量工作中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,掀开了新时代建设质量强国的新篇章,对我国质量事业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。

 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,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,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,促进质量变革创新,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,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,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,加快建设质量强国。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,为做好新时代质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,提供了根本遵循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,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市场监管总局、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24个部门,共同完成了《纲要》编制工作。《纲要》印发后,在全社会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。

  《纲要》全文共十一部分三十二条,分为形势背景、总体要求、主要任务和组织保障四个板块。

  在形势背景部分,《纲要》指出,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,引发质量理念、机制、实践的深刻变革。强调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,培育以技术、标准、品牌、质量、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,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。

  在总体要求部分,《纲要》明确了指导思想,提出了2025年和2035年两阶段发展目标。到2025年,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,从6个方面对实现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,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,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、满意度明显增强,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,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等目标进行了细化。展望2035年,《纲要》设定的目标是,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,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,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。

  在主要任务部分,《纲要》提出了8个方面重点任务。一是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。要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,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,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。二是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。要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,提高产业质量竞争水平,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,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。三是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。要提高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,优化消费品供给品类,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。四是提升建设工程品质。要强化工程质量保障,提高建设材料质量水平,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。五是增加优质服务供给。要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,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,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。六是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。要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,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,争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。七是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。要优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,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,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。八是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。要加强质量法治建设,健全质量政策制度,优化质量监管效能,推动质量社会共治,加强质量国际合作。

  围绕上述重点领域、关键环节,《纲要》同步部署了区域质量、产品质量、工程质量、服务品质、品牌建设、质量基础设施、质量安全等7项重大工程,还提出了培育壮大质量竞争型产业,实施产品和服务质量分级,推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,打造质量强国建设标杆,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分级分类管理,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等一系列创新措施。

  在组织保障部分,《纲要》从加强党的领导、狠抓工作落实、开展督察评估3个方面强化实施保障,明确提出要建立质量强国建设统筹协调工作机制、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制、加强中央质量督察工作、建立纲要实施评估机制等重要举措,推动抓好《纲要》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。

  我先简要介绍这些内容。下面,我和有关部门的同志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。谢谢!

  2023-02-16 15:06:58

  邢慧娜:

  谢谢田局长的介绍。下面欢迎大家提问,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。

  2023-02-16 15:14:32

新华社记者提问(赵一帆 摄)

  新华社记者:

  自《纲要》印发以来,各行各业都十分关注。请问作为新时期统筹推进我国质量强国建设的行动纲领,应该如何理解《纲要》的核心要义,如何把握《纲要》的主要内容?

  2023-02-16 15:16:06

  田世宏:

  谢谢您的提问,这个问题我来回答。制定实施《纲要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,学习宣传贯彻好《纲要》是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,我们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:

  首先,要把握《纲要》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。《纲要》是首个由党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质量纲领性文件,确立了新时期质量工作的全新方位,为统筹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、注入了强大动力。贯彻实施好《纲要》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、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,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。

  第二,要把握《纲要》确立的指导思想。《纲要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,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,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,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,加强全面质量管理,促进质量变革创新,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国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质量支撑。

  第三,要把握《纲要》提出的发展目标。刚才,我介绍了《纲要》设定的两阶段目标。到2025年,是质量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,这个时期的目标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理解:一是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,二是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,三是产品、工程、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,四是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,五是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,六是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。这些目标,既考虑了我国质量工作现实基础和国家发展重大需求,同时也兼顾了国际质量发展环境和趋势,为质量强国建设提供了预期,具有较强的激励导向作用。

  最后,我们也要把握《纲要》明确的主攻方向。具体可以概括为“三个体系”建设:一是建设更适配的质量供给体系。着力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,增强区域和产业质量竞争力,加快产品、工程、服务提档升级,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,强化宏观中观微观质量的系统性谋划、整体性推进,打造质量供给体系升级版。二是建设高水平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。着力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运行监测和综合评价,合理布局国家、区域、产业质量技术服务机构,实施质量基础设施拓展伙伴计划,特别是要加强计量、标准、检验检测、认证认可等国内国际衔接、互联互通,打造“一站式”集成服务基地,建设系统完备、结构优化、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,更好释放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。三是建设现代化的质量治理体系。着力健全质量政策、完善质量法治、优化质量监管,深化质量督察和质量工作考核,强化基层治理、企业主责和行业自律,实现社会共治,营造政府重视质量、企业追求质量、社会崇尚质量、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。

  我就回答这些,谢谢。

  2023-02-16 15:16:25

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(赵一帆 摄)

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:

  产品和服务质量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,对促进产业发展、提升供给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在2017年,党中央、国务院对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专门作出部署,此次《纲要》又对质量提升行动作出要求。请问,提出了哪些重点任务?下一步又有哪些具体的举措?谢谢。

  2023-02-16 15:19:51

黄国梁(徐想 摄)

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总工程师、质量发展局局长黄国梁:

  谢谢记者的提问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抓手,提升产品、工程和服务质量是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任务。自2017年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以来,我国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高,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,也惠及了亿万中国人民和全球消费者。这次《纲要》再次对质量提升行动发出号令,要求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,全方位推动质量升级,并就产品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作出了具体部署。

  一是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“四个最严”要求,实行全主体、全品种、全链条监管,确保人民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同时要推广个性化定制、柔性化生产,优化消费品供给品类,推动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。增加老年人、儿童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消费品优质供给。对标国际先进标准,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,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,提高出口商品品质和单位价值,实现优进优出。发挥工业设计对质量提升的牵引作用,强化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、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,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,从而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。

  二是提升建设工程品质。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,强化质量责任追溯追究。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,落实建材生产和供应单位终身责任,严格建材使用单位质量责任,强化全过程质量管理。大力发展绿色建材,构建现代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,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。

  三是增加优质服务供给。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,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、系统性集成、流程再造等服务,特别是要注重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、价值链精准对接、深度融合,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升级的精准性和可及性。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,注重培育优质服务品牌,改善消费体验。加强生活性服务质量监管,保障人民享有高品质生活。加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,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、一窗通办、网上办理、跨省通办,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。

  近期,经国务院同意,市场监管总局、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8个部门,联合印发实施《进一步提高产品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(2022—2025年)》。下一步,我们将围绕推动民生消费质量升级,增强产业基础质量竞争力,引导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优质发展,促进服务品质大幅提升等方面,抓好重点任务落实。

  质量是满足需求的能力,随着人民群众消费需求提升,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要随之不断提升,我们将下最大气力、一个行业一个行业抓质量提升,以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谢谢。